数年之后,又有一个故事在县城里传开了。
县城里有个叫吴安仁的人,三十岁的时候,妻子不幸去世,他就独自住在空荡荡的书斋里。日子过得平淡又冷清,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对着院子里的花草发呆。有一天,一个陌生的秀才登门拜访。这秀才文质彬彬,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妙语连珠。两人一交谈,竟发现十分投缘,聊起诗词歌赋、天文地理,都有说不完的话。
秀才随身带着个小书童,叫“鬼头”。说来也巧,这鬼头和吴生的书童“报儿”也相处得极为融洽,两人整天在一起玩耍,就像亲兄弟似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吴生渐渐发现,这秀才和鬼头的行为举止,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怪异之处。直到有一天,他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竟是狐妖。
可奇怪的是,自从知道了这一点,吴生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和他们的关系更亲近了。此后,吴生每次出远门,狐妖都会暗中跟随。哪怕同处一室,旁人也看不见他们的身形。
有一回,吴生从京城返乡,一路上都格外小心。他早就听闻王子巽遭遇“念秧”骗局的事儿,心里头一直悬着,生怕自己也碰上那等倒霉事,便再三叮嘱仆人,一定要处处小心,提防着点。可身旁的狐妖却只是微微一笑,轻松地说道:“不必担忧,这次出行必定顺顺利利,不会有什么麻烦的。”吴生瞧着狐妖那笃定的模样,心里半信半疑,但也只能暂且把心放回肚子里。
行至涿州地界,日头正高,天气有些燥热。吴生瞧见路边有个烟铺,一个身着华贵皮裘的人正把马拴在铺子前,悠闲地坐在那儿。那人瞧见吴生经过,眼睛一亮,立刻翻身上马,快速追了上来,脸上堆满笑容,热情地搭讪道:“在下是山东的黄某,在户部当差,正好要回乡去。能在路上与先生相遇,还能同行一段,可真是莫大的幸事啊!”吴生见他这般热情,也不好冷着脸,便礼貌地回应了几句。
从那之后,黄某就跟吴生形影不离,同吃同住。每次结账的时候,黄某都跟抢宝贝似的,非要抢先付钱,嘴里还念叨着:“吴先生是读书人,怎么能让您破费呢,这点小钱,我来出!”吴生表面上感激不已,可心里却暗暗生疑,总觉得这黄某太过热情,透着一股子不寻常。晚上歇下的时候,吴生悄悄把狐妖叫到一旁,满脸忧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