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赢得太轰动
众人细细回想了一番考试的过程,忽然有了两个大胆的猜测。
皇长孙迟迟不动笔,不是嫌考卷太难,而是嫌考卷太简单。
以及他说的那句“就算赢了又如何,胜之不武,胜之不武”,不是在含沙射影简郡王,而是在说自己。
若是没看考卷,会毫不犹豫地认为他过于嚣张自负。
可看完后,众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若他们有如此才华,指定比皇长孙更嚣张、更自负啊!
皇长孙还是收敛了。
晋王父子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睿王与齐王的也不遑多让。
早在秦王府时,二人便是大哥坚定不移的追随者。
一则,晋王是长子。
二则,胡贵妃出身尊贵。
三则,晋王智勇双全,确实胜过其余弟弟良多。
让晋王当太子,他们是服气的。
而陆昭言嫡长贤一样不占,生母也只是个贱婢,何德何能凌驾到他们头上?
说白了这是一种深深的嫉妒,他们自己是不会承认的。
越来越多的大臣挤上前,想要一睹两位皇孙的考卷。
先看到简郡王考卷的大臣,第一反应是判错了,如果这样的发挥只得了一甲四乙,五甲考卷得有多逆天?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然后他们被集体啪啪打脸。
两位皇孙已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残忍,是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的碾压。
平心而论,简郡王的考卷不差,真不差,几位阅卷官有多严苛,他们之中不少人是深有体会的。
每个自家的优秀儿子都挨过几位大人的骂。
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白发苍苍、脊背佝偻的孟阁老捧着陆沅的考卷,老泪纵横:“凤采鸾章,凤采鸾章啊!此生得见此卷,死而无憾!”
孟阁老是西南第一大儒,其在文人才子心里的地位不亚于巫山神女在苗疆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梁帝认回孙子后,为了给陆骐铺路,第一个去请的老师其实是他。
然而孟阁老以年事已高、体力不支、无法尽心教学,恐耽搁了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