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轮到沈清惊讶了。
只见萍姑继续说道:“主子,您可以问问村子上有无姑娘家学刺绣?
我是您的下人手艺也是您的,您再腾出一间屋子来做绣坊,给她们开工钱,绣品理应归您,再统一卖出,多个营生多一笔进项。”
之前她也和曹老夫人也提过,但曹老夫人觉得一来费事,要招人、即便买人也要管吃住,且短时间内见不到银子,至少要一年往上还不能保证买回来的人是这块料。
二来认为她这手艺极好,也就是太好了,锦城吃不下太多,过不了多久那些大富人家不买了,卖给谁去?
再教的多不是亏的更多么。
想到这,她抿了抿唇,将曹老夫人的分析一五一十全盘说出。
刘翠花原本正在替沈清高兴,听到萍姑后续的话语后开心转而担忧。
对啊,一块几十两银子的布,谁会买啊?
尤其锦城官老爷和富商根本不算多,根本不会一直买啊。
沈清却是双眼放光,满意的不得了!
“第一个问题,咱们既不用管吃住也不用买人,村子中现成的姑娘家多着嘞!
尤其年岁小的,没法进毛笔工坊干活,农活更是累,喂鸡鸭羊做饭洗衣的家务活连个工钱都没,学刺绣好啊,至少不用干粗活了!
别说一年,就是两三年对于农户人家不算什么,学会了能挣工钱,反正在家不也要吃住么。”
萍姑翠花:好像是这个道理。
沈清接着道:“至于你手艺好锦城吃不下,这就更不是问题了,我还有毛笔生意,江二爷他们三家也有芝麻糖生意,等后面药材跟上,这些锦城同样吃不下!
总归要运往外面城池,绣品轻便,完全可以一同捎带了。”
她偷偷卖上几幅给商城,妥妥的十几几十万进账!
往后商城开通的品类越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就越多,而有了绣品,她无需担心商城余额不够。
这就相当于银行存款,能买任何东西的存款,当然是越多越好!
萍姑:怎么曹老夫人担心的事,在沈清这儿都不算事?
刘翠花突然想到:“我侄女秋天冬天成不?”
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