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培育如梦蚕的方法早已失传,为师在无数古籍中寻找,将只言片语拼凑,历经三十年实践,才得一二真解。”
“首先,培育如梦蚕的基础蛊虫为幻魂虫。”
“蛊师需要准备海量的幻魂虫,再以云莲子,见手紫,大红菇……等等草药喂养。”
“既要以单一药草喂养一批,又要混养一批。”
“在此基础上,养出以下的玄蛊,分别是……”
“玄蛊养成后,再另开黑罐,养出如下三类珍蛊,分别是……”
“……”
“最重要的步骤,我称之为幻梦九变,需要让未成型的如梦蚕化作蚕蛹,再化蚕蛾,生下蛾卵,再孵化出蚕来,此过程至少需要循环九次。”
“一次循环为三年。”
“也就是说这个一步骤便是二十七年,至此才能真正成型,培育出称得上异蛊的如梦蚕。”
玉衡川花费了足足一天一夜,来讲述整个过程,李元听得如痴如醉,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培育一只异蛊的艰辛。
说句‘难如登天’毫不为过。
难怪蛊师一脉发展至今,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也只诞生过三十三种异蛊,且大部分都只留了名,不见培育之法。
或许有些异蛊只能在历史中昙花一现,再难有蛊师培育出第二只来。
“昔日,为师就是急于求成,不知要循环几变,在第六变时就忍不住去炼化未成型的如梦蚕了。”
“直至真正行动时,我才知晓自己差得远,推测至少要九次变化后,才能让如梦蚕与蛊师本命相连。”
玉衡川真正将毕生真传都传授给了李元,毫不藏私。
“弟子绝不负老师所望。”
李元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沉重,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
“你能成就行。”
玉衡川如释重负,又展露笑颜,“说起来,这只是我们第三次见面,你我师徒之间并无太多情谊。”
“为师没有给予你太多,也不求你回报。”
“更多的是不甘,不想自己毕生心血被埋没,所以你不必有太多压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日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