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与满月礼同时行册封礼。”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这些年康熙一直培养胤禘,对他的学业亲力亲为,属意胤禘为继承人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在这种情况下,胤礽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请康熙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胤礽并不是一时冲动,这些年来他的荒唐作为都是有意为之,对这个太子之位,他早就厌了倦了。
从第一次康熙训斥了他之后,他突然明白自己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而一个不能继承皇位的嫡长子能有什么好下场呢,与其将这个位子让给那些他看不上的庶弟们,还不如让给胤禘。
让他那些好弟弟看着自己梦寐以求的位子被一个两岁的小娃娃得了去,那个场面,一定好玩极了。
康熙同意了胤礽的请求,封他为理亲王,将礼部交由他打理。
太子被废,大臣不断上奏请求新立太子,有人提老八,有人举荐老大,老三、老十四等等,但凡是已经成了年的,都有人举荐。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大臣举荐胤禟。胤禩得知后在府中发了好大的火,老九之前一直跟在他的身后,万万没想到现在成了他的对手。
胤禟因为阿宁的原因,怒火无处发泄,将所有的原因都怪在了胤禩的身上,要不是为了胤禩,他也不会送玉檀入宫,玉檀也不会成为皇阿玛的妻子。因此,他和胤禩决裂了,胤禟一走,他的好弟弟胤也不愿意跟着胤禩了。
胤禟和胤两个人,一个是胤禩的钱袋子,一个是胤禩的人脉来源,他俩一走,胤禩可谓元气大伤,所以举荐他的大臣远不如胤禔多。
康熙将几个儿子的表现都看在眼里,都在小本子上记得好好的,等胤禘成年了,就交由他自己处置。
康熙五十八年,胤禘十三岁。康熙宣布退位于胤禘,并留下密旨,他的这些兄弟们,但凡犯了错,不必顾及他的颜面,依法处置便是。
这几年来胤禟对胤禘一直不错,所以胤禘初一登基便封了胤禟为愉亲王,主理户部,并让胤禟以皇室的名义,同他国做贸易,为国库积累资金。
至于胤禩,这些年里他的小动作不断,胤禘对他可没有容忍度,直接将他的罪名公之于众,贬为庶人,扔去了宗人府和胤禛做伴。
其余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