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超说:“行。咱们走吧!你回府,我去三义楼。”
两人结伴走向了门口,莫如深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
莫如深问:“大哥,你刚才说什么?”
彭超看着他,很不解地说:“我刚才说,你回府,我去三义楼!”
莫如深没说话,突然眉头大展,对彭超说:“走,我们去三义楼!”
彭超不解地问:“为什么?你不是要回府吗?”
莫如深紧走几步,翻身上马说:“走,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他拍马向前,彭超也上马紧随其后。
在铁锁的帮助下,莫如深在三义楼找到杨玉贵的签账记录。
原来京城官宦人家的管家经常到三义楼小聚,天长日久与店里熟了,吃完饭经常是签字,然后一月一结。
杨玉贵也是如此,所以刚才彭超提到三义楼的时候莫如深突然想起了签账的事情。
按照三义楼的规矩,欠账的条目由顾客亲自书写,这是铁锁告诉他的。因此,三义楼一定会有杨玉贵的手迹,为确保顾客清楚自己的签账内容,郑虎要求顾客亲手把所欠银两详情写清楚。
莫如深仔细比对了杨玉贵在三义楼账本上和证物账本上的笔迹。他虽然不是书法圣手,但一眼便知两种笔迹肯定不是一个人的。
在三义楼的账本上,笔迹线条较细,字迹比较规整,这是铁锁亲眼看着杨玉贵写的。
证物账本上,笔迹线条较为粗犷,字迹更加随意,说明证物账本上的字不是杨玉贵写的,很可能是别人栽赃的!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杨玉贵杀了刘克功,铁证如山,毋庸置疑。新的疑惑又出现了,到底是谁栽赃了杨玉贵?这个人为什么要栽赃杨玉贵,这难道不是画蛇添足吗?
彭超看到莫如深的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促,在一旁问道:“老三,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莫如深点头道:“是的,有发现。笔迹不一致,证物账本不是杨玉贵记的,杨玉贵的死可能有问题。”
彭超很惊诧:“账本不是杨玉贵记的,那会是谁记的?”
莫如深摇摇头,把两个账本都合上了。
他想了会儿,问铁锁:“杨玉贵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