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的秘密。他很好奇,但还是不想多嘴。如果有必要,罗宗一定会告诉他。
今天早朝后,贾似道和顾德璋又聚在了一起。贾似道很郁闷,每次科考时,他都插不上手。
谁都清楚当主考是一个很好的培植自己势力的机会,贾似道当然也想抓住这个机会。遗憾的是贾似道从未中过进士,因门荫入仕,简单地说他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
即使他现在权势熏天,皇上及朝臣也不可能同意他来主考,门荫入仕是捷径,如今在一众朝臣里也成了他最大的污点。
本科主考宰相吴潜、本科副主考秦斌、已经死去的吴正清、项仪、堂兄贾似诚、自己的心腹郭明玉,暴病而亡的史宅之及其父亲权相史弥远,甚至西夏间谍范东麟,无一例外,都中过进士。
以上他认识的人,无论是亲信还是对手,都是进士。他之所以喜欢和顾德璋在一起,不得不说顾德璋未中过进士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没中过进士但很有能力的人就是莫如深,只可惜与他渐行渐远,他只好以巨大的利益和权势收罗了一些服从于他的人,为他所用。
他绝不可能重新参加科考,一则没有很高的学识,二则年过四旬很难再去读书,三则已经位及人臣不需要再考。
他很清楚,那些中过进士的人明里暗里都瞧不起他。然而他想洗清污点,却是难上加难。
顾德璋已经劝了他好半天,实际上无济于事。贾仕道知道别无它法,只好让顾德璋留意一下到京的仕子,尤其是那些学有所长,声名远播的仕子。
唯一让他感到安慰的是帮助顾德璋争来了考场巡检的任务,也算自己参与了本次科考。
实际上他明白科考由礼部主导,国子监和御史台协办,其实根本不需要大理寺参与。
皇上之所以同意大理寺参与巡检,一是给贾似道面子,二是向天下仕子表明朝廷重视科考的态度。
顾德璋明白他的用意,自然是尽心竭力维护贾似道的利益和面子,维护了贾似道就是维护了他自己的富贵荣华。
该说的已经说清楚了,两人分手,各自回府了。
一个月来,各地的仕子陆续到达了京城。京城的大街、客栈,甚至风月场所多了很多年轻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