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又在想什么?”见永乐发呆,王贵妃嗔笑着问。 “天卿一个女人家都懂的事,外面那些大臣们再不明白,就是装糊涂了。方才说了,西北边疆近年内虽无外患之忧,然朕两次亲征漠北,力图息兵止戈,稳定草原,却也不能 尽如人意,将来危及大明江山的还会是鞑靼、瓦剌,朕若奠都北京,防御自然大不一样,再说,那里还是朕的龙兴之地呢。”
他缓了缓,又亲昵地说,“到那时,朕决不能再让爱妃冷着,冬天来时,烧起地龙, 每一座宫里都会春意融融。”
什么是地龙呢?永乐正要解释,就听宫门外黄俨急促的喊:“皇上,皇上——,奴才有要事禀告。”
“进来说罢。” 黄俨跌跌撞撞进来道:“大晚间的真不该打搅皇上,可遇着大事了,大司马、兵部堂官金忠、金大人辞世了!” 一声惊雷一样,永乐怔怔地愣在那里。 耳边响起一个月前的《乞骸归里疏》里,金忠恳切的词语:“臣已病入膏肓,旦夕或可归西,伏请圣上垂怜,早赐骸骨,生还乡里……” 语虽哀切,他却理解成因太子之事,金忠心存踌躇,所以没能打动他,只把折子扔在一旁,留中不发。 一声噩耗,千般震颤,过去的往事戏剧般一幕幕浮现。 那时的金忠多年轻啊,因戍边来到北平,后就在街头卖卜打卦。几个官员被他言中后,名声大噪,从此,不知多少官员士绅求拜在他卦摊前,算前途运命,卜财运、官运,规避生死劫难,一时传为“神算子”。道衍为燕王揽聚人才,乔装成一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找 他打了一卦,结果被金忠一眼识破:“僧非好僧,官非歹官,庙堂辅弼,何来搅扰?”道 衍笑而不答,遂把他引荐到燕王身边。
金忠卜燕王之身“贵不可言”,后来卜朱高炽、朱瞻基皆“天子之相”,并和袁珙的相术相印证。立太子后的十几年来,金忠知道皇帝的心思和不满,费尽心机调和皇帝、皇太子间的不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粥一饭他都提示到位,生怕老实的高炽遭了歹毒高煦的暗算。
为保这个未来的天子,这些年,不知金忠排解了多少来自汉府的干扰,化解了多少危 险。直到皇帝要摊牌、要他审查太子时,他也彻底摊牌,弄得永乐实在无奈。他是燕府老 人,和皇帝关系又近,连汉王都不得不让他三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