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瑄上前,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阵,岛民手中的盒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不是日本的漆器吗?且连旁边摆放的折扇也是日本的,再加上生硬的日式汉语,莫不是遇到倭寇的窝点了?他在心中打了一个盘旋,便有意耽搁下来,故意问:“看看我这把剑能换你几个盒子?”陈珜忙拿出一柄佩剑,让倒八字眉的岛民观看。
陈瑄装作什么都不懂,若无其事地顺势拿起了店家的一把折扇把玩着,反反复复观察着店主的一举一动,更证实了心中的猜测。
“最多换两个。”店主倒是不卑不亢。 “那就不换了。”陈瑄斩钉截铁,陈珜收起了宝剑。
“客官别恼,我们商议嘛。” 店主见客人人多势众,且有些来头,说话的语气缓和了, 也不敢再强卖。陈瑄从摊上抬起头,眉宇间透着掩藏不住的英气,平静笑道:“和你开个玩笑。我这把剑乃祖上所传,千余年间,历经沧桑,虽说不上价值连城,盘下这个店来怕也是绰绰有余,还是留着你的盒子自己慢慢消受吧!”
“你敢戏弄——”店主大喊一声,大眼睛里的黑眼珠凸出来,就要发作,旁边的人拽了他一把才算作罢。
陈瑄对陈珜低声道:“看出了什么?” 陈珜慢慢摇摇头:“感觉不对劲,却也看不出什么。” “那就让你再见识见识。今晚带几个功夫好的弟兄悄悄进院,记住了,看看就行,万勿打草惊蛇。” 陈瑄见多识广,他已断定了这个摊点的倭寇嫌疑。 从十几岁起,陈瑄就在大将军傅友德的帐下听令,见识过的战阵和各色人员多了去了。
那年,他跟随大将军远征云南,一群大雁掠过长空北去,不知谁说了一句“莫非是北元的 信使吗?”因为路途遥远,北遁的残元和云南梁王帖木儿不花的联络就是靠大雁传书。若真是信使,还能依他不成?素有神箭之称的陈瑄弯弓搭箭,随着羽箭直冲云霄,一只大雁应声掉在了不远的草地上,众人还未及上前,又一只大雁竟从高空中飞冲而下,一头栽死在了落雁的身旁,大睁着眼睛,怒视众人。大家惊诧不已,却也没有发现什么信件。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那群大雁转了一个圈飞了回来,在更高的空中盘旋着,久久不 去。大将军帐下的幕僚遂讲起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的诗词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