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也奇事不断,顺天府尹杨忝庸庸碌碌,着免去府尹之职,调任礼部郎中;顾佐、 陈谔任言官多年,刚直不挠,清廉自持,吏民畏服,这才是两京需要的人。从今日起,顾 佐由府丞升任应天府尹,陈谔由佥都御史转任顺天府尹,整肃纲纪,纠治恶人,彻查命案, 还两京一个风清气爽的蓝天。”
杨忝还在北京,顾佐、陈谔忙出班谢恩。 北京又是行在,又是龙兴之地,五府六部都安排了官员,还有个行部、行后军都督府,又没有那么多事,机构重叠,相互牵制,扯皮的事很多,永乐想安排个硬人试试。
回京师任应天府丞的两年多,顾佐已深深体会到,如向宝一样只身持廉的做法是无法在这个豪强权贵云集的地方任事的。上到皇上、亲王、公主,公侯伯等有爵位的,再到四品以上的大员,五品以下及未入流的官吏成百上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万缕千丝。大体说来,平民百姓知法犯法的少,皇亲国戚顶风作案的多。上午,你逮治了一个横行街头虐民的奴才,下午就敢有人拦住你的坐骑要人,气焰嚣张得就像没了王法。难怪有人说,京师的水太深,没有个周通捉鲛的胆量和气魄想在应天府尹的宝座上坐稳是根本不可能的,只那些利益、面子受损官员的吐沫星子也能把人淹死。可话又说回来,对那些违法的不整治, 就是对《大明律》的亵渎,就是对恶人的放纵,下不足以平民愤,上更无法面对皇上的殷 殷所期,然纠治起来又谈何容易?南京最近二年来一连串的案件他都了解一些,他不清楚 吗?真要牵出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亲来,不巧治的话,恐怕连自身也难保了,还谈 什么为政之道?
京官难当啊! 顾佐正发呆,为自己的下一步差事打算着,皇帝接下来的话竟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朕于永乐七年巡幸北京,命皇太子监国,有些人就觉得机会来了,开始钻太子的门子了……” 站在御座前的朱高炽“轰”的一下头都大了,这盆冰水终于从头上浇下来,从外凉到内,心跳都像要停了。他摇晃了几下,险些昏倒,还是强使自己立住了。胆战心惊了小一 年,咬了无数次牙,但当这盆水真的泼下的时候,他还是崩溃了。蹇义、金忠、杨荣、杨 士奇的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知皇上还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做出什么让他们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