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的,为什么突然出海了呢?
他觉得,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老师的心思了。
不过,这样也好,以后再也没人和他争丞相的位置了,高枕无忧矣!
转念一想,这么大的事,不能知情不报。
半个时辰后,胡惟庸穿戴整齐,出现在了南书房。
三言两语,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复述了一遍。
本以为,皇帝会目瞪口呆,至少要表现出吃惊的模样。
可惜,朱元璋只是一摆手,笑了笑。
“就这事啊,咱早知道了!”
“那张出海的通行令,还是咱签发的呢。”
胡惟庸听完,心凉半截。
闹了半天,人家俩人都通过气了,就自己被蒙在鼓里。
皇帝有事都不先和他商量,喜欢自作主张,明显是没把他当自己人啊!
他这个宰相,还不如空气呢!
“怎么,有问题?”
见胡惟庸愣在原地,朱元璋随口一问。
“没没什么。”
“就是觉得,挺突然的!”
“也不知老师怎么想的,竟到海上去了,也不知有何打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朱元璋闻言,不由得皱了皱眉。
是啊!
朱标只告诉他,李善长要出海经商。
但可没说过,准备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
总不能,一去不返了吧?
念及至此,朱元璋疑心重的毛病又犯了。
接着,他想到了手中的两枚棋子——李祺和李芳。
有这两个小家伙在,量李善长不敢倒反天罡,做出些让他看不懂的行为。
事已至此,得赶紧把人调到眼前,牢牢看着才放心。
李祺不必多说。
和他的女儿,临安公主定下了婚约,很快就是驸马了。
至于李芳嘛
咱看在他这一年为官勤勉,治理有功,把定远县搞得有声有色,远近闻名。
干脆,借着嘉奖的名头,发一纸诏书,把他弄到京城来当官。
打定了主意,朱元璋立即命人草拟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