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53章 新朝气象,开科取士!(3/3)
   有锦衣卫在,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早就通过密报,了解得一清二楚。

    现在不予理会,并非他老朱有多么心慈手软,宽待臣下,只是火候还没到罢了!

    其次,杨宪刚死没多久,胡惟庸板凳还没坐热呢,再换一个来,有些过于频繁

    搞得堂堂一国宰相的位置,好像可以随上随下,跟闹笑话似的。

    长此以往,容易削弱帝王权威。

    就这件而言,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会向汉武帝看齐,换丞相比换裤衩都勤!

    算了,先凑合着用吧!

    收回了思绪,朱元璋旋即开口,把朝会的调子拉回了正题。

    “诸位爱卿!”

    “我大明建国以来,历经四年有余,如今海内升平,社稷安稳,隐隐有盛世前兆!”

    “朕决定,遵照前朝旧例,重开科举,为天下遴选人才!”

    “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朝堂上立马掀起了一阵风波。

    很多人都在心中暗暗呼喊,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自隋唐以来,基本都把广开科举,招纳贤良,定为朝廷的基本政策,纷纷效仿。

    尤其两宋时期,把科举定为三年一次,而且每次进士的入选名额,大约有几百人上下!

    前后相加,更是高达十几万人,为历史之最!

    但在大明朝,这还是头一次!

    奉天殿上,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喊出了那句万能公式。

    “陛下英明,臣等复议!”

    “新朝新气象,科举必须提上日程,广招天下学子,让他们施展才学,为朝廷所用!”

    “更要以公平公正为主,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

    这种事情,是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且对文官极其有利,当然是不遗余力的赞成。

    虽然和自己无关,但武将也不会站出来反对,两边很默契的达成了一致。

    “嗯,如此甚好!”

    见进展非常顺利,朱元璋老怀大慰,接着又问。

    “那么,作为本朝第一任主考官,首先要德高望重,声名显赫,该选何人为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