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根本没想到叶卫东懂得这么多,激动得不由自主地挪开了脚步,讲台后面的椅子在地面刮出刺耳声响。
“想象一下。”叶卫东的手指在虚空划出星图,“当千万台计算机通过光缆连接,知识将突破地理的藩篱。哈尔滨的工程师可以实时调用广州的气象数据,新疆的医生能请京城专家远程会诊&34;
教室后排突然传来哽咽。
那位擦眼镜的工人学生颤抖着举起生满冻疮的手:“同、同学,你说的这些咱们这辈子真能看到?”
叶卫东望向窗外的梧桐树。他想起2025年临终前看到的热搜:中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霸权。
“不需要一辈子。”他露出穿越时空的微笑,“只要我们这些学子们愿意努力,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后,计算机将会联成网络,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朋友间交流沟通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
苏然的手掌按住了微微发抖的花名册。
三天前系主任的话在耳畔回响:“这些学生里藏着真龙啊”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正在见证某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
叶卫东说完了,掌声雷动。
此时,苏然已经走下了讲台,下意识地朝着叶卫东走了几步。
回过神来,他示意叶卫东坐下,转身又回到了讲台上,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花名册边角的卷曲。
“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叶卫东同学提到的cray-1,其冷却系统需要氟利昂循环”
苏然的声音突然哽住——这个本该属于五角大楼机密的信息,此刻正从中国最北端大学教室的泥土地面破土而出。
后排传来钢笔坠地的脆响,戴红围巾的女生慌忙弯腰去捡,父亲在机房调试104计算机的背影与眼前侃侃而谈的青年竟在泪光中重叠。
“所以叶同学对集成电路发展的预判”苏然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一条颤抖的指数曲线,“与钱先生在《光明日报》提出的技术革命论不谋而合!”
教室忽然陷入奇异的寂静,三十道目光灼烧着叶卫东的侧脸。
窗外梧桐树的阴影爬过他的中山装领口,那道笔挺的折痕像是丈量时代的标尺。
“现在,请全班同学开始自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