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昌宜希望小学,据我所知,郑校长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但是他毕业之后却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毅然决然的回到了村里当起了支教老师,这一待就是十多年,学校的大小事情郑秋校长都是亲力亲为,不仅给我们讲话,而且每个人的工资都用来补贴一些上不起学的孩子的学习用品的费用。”

    江诚闻言,不由得再次对郑秋升起了一丝敬重之意。

    相比起江诚,郑秋是真正拥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假如内心没有强大的内核坚持,谁能在这种破落的村庄坚持十几年的支教,过着如此清贫的日子?

    要知道小地方出来的大学生更不容易。

    好不容易走出了小天地,却能守住本心选择回来,以他之力帮助这些可怜的留守儿童,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