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打量了一下邵北的三蹦子,看他意思有些意外。
这年头壮劳力才能干得了苦力活,而且大多都是穷苦人家。
邵北这般年纪身子骨都还没长结实,若是稍不留神就会伤了基础,一辈子的体质差。
如果是生活所迫,饶是有此隐患那也是没办法,毕竟得养家糊口。
可眼前这辆三蹦子并不便宜,大几千块的东西,岂能是穷苦人家能买得起的?
换言之,能买得起这东西的,还需要出来干体力活么?
“大爷,我不是来干活的,是家里要盖房子,来找施工队的。”
面对这位好心的大爷,邵北自然不会隐瞒什么,实话实说。
怎料大爷一听,当即眉头一挑:“这不是巧了么,我知道一家工程队干活很漂亮,而且人也老实,材料费什么的算的很清楚,从来不坑人。”
说话的同时,还不忘比划了一下自家的院子,“这院子就是他们给弄的,绝对靠谱。”
有道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别人的话可以不当回事,老人家的建议肯定是要听一听的。
上了年岁的人,且不说其他方面,单单是见识和阅历肯定远超年轻人。
尤其是他们在看人的本事上,绝对有着独到的经验。
这一辈儿的老人们,可谓是将勤俭节约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的刻薄一些,就是抠门抠到家了。
他们买东西不光要看质量,更是将价格盯的死死的。这是常年和那些奸商打交道所练出来的本事,旁人学都学不会。
就像邵北小时候看上了一件玩具,老板开口就要五块钱,愣是被母亲砍到了八毛。
虽说有林玉珈给的名片在手,图省心省事自然没必要废闲工夫,但是邵北心中一开始就有了打算。
接过名片只是给对饭面子,同样对方也有可能是给自己的面子,顺便介绍了个熟人。
但是往往问题就容易出在这些熟人身上,杀熟可是自古以来常有的事情。
当然这番心思,多多少少有些小人之心了。但凡事谨慎的性格,邵北始终没有改变过。
旁人千言万语,不如自己实地考察一遍。
于是邵北便对露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