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问题根源后,他们立刻对火控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紧接着,第二次发射试验开始。
这一次,炮弹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巨大的冲击力将目标瞬间摧毁,试验场上升起一团浓浓的黑烟。
“成功了!”团队成员们欢呼雀跃,兴奋地拥抱在一起。
苏云看着这一幕,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和改进。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苏云带领团队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对车载电磁轨道炮进行了多次试验。
他们将试验场地转移到了山区、丛林和寒带地区,模拟各种复杂的作战环境。
在山区试验时,崎岖的山路给车载电磁轨道炮的机动性带来了巨大挑战。
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挂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炮身稳定性受到影响,射击精度下降。
苏云与团队的机械工程师们迅速展开研究,对悬挂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他们采用了更先进的减震技术和自适应调节装置,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形变化,保持炮身的稳定。
经过改进后,车载电磁轨道炮在山区的机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它能够灵活地穿梭在山间小道,迅速找到合适的射击位置,对隐藏在山谷中的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在丛林试验中,潮湿的环境和茂密的植被给电磁轨道炮的电子设备带来了诸多问题。
电子元件容易受潮短路,信号传输也受到干扰,影响了火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对电子设备进行了防水、防潮处理,并加强了电磁屏蔽措施。
他们还研发了一套抗干扰通信系统,确保在复杂的丛林环境中,车载电磁轨道炮能够与指挥中心保持稳定的通信联系,接收准确的作战指令。
在寒带地区试验时,低温对车载电磁轨道炮的供能系统造成了严峻考验。
电池性能下降,能量输出不稳定,导致电磁轨道炮的发射频率和威力受到影响。
能源小组迅速展开攻关,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耐寒电池材料,并对供能系统进行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