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10点,在金华。
城外乌央央的全是人,嘈杂声一片。
早在昨天,秦长儒就把要再次征兵的消息放了出去。
经过各地乡绅的宣传,金华地界各县十里八乡的后生连夜赶赶往金华,就怕自己来晚了。
毕竟211师的口碑,在金华地界那是没得说。
从不拖欠军饷,入伍就给二十块大洋安家费,若是有士兵不幸牺牲,军官和当地乡绅会亲自登门送上抚恤金。
“大家排好队不要挤,这次除了正规军有15000个名额,秦家的民团照样招人!待遇都一样!”
城门口预备役一旅的宪兵,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努力维持着现场的秩序。
城头上,马三喜望着城下四五万人排队报名的壮观场景,不禁感到一阵头疼。
他昨晚给师部发的请示电报还没得到秦中华的回复,也不知道自己擅自做主民团招募会不会给秦中华惹麻烦。
犹豫片刻,他还是决定再劝劝秦长儒:“伯父,征兵容易,要是五万人养起来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不然咱们第一批就先少招一点?”
秦长儒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乐呵呵的说道:“小马,这你放心,民团不光我们秦家出钱,金华有头有脸的都乐意出钱,毕竟是保护地方安宁,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马三喜愣了一下,随即默默的点点头。
秦,林两家在金华商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更何况两家还联姻了,在金华甚至浙省做生意,谁敢不给这个面子?
再说了,有他的预备役一旅在,秦长儒现在就是金华的土皇帝。
他说让大家捐点钱,谁敢不给啊?
另一边,城外的一处茶寮里,戴圆框眼镜的中年人摘下礼帽扇风。
望着城门方向,密密麻麻的人群,一脸的凝重。
这时一个车夫打扮的青年快步走过来,低声说道:“长官,都打听清楚了。
211 师这次征兵一万五千人,是为了补充豫东战役中损失的缺额。”
中年人抬手,指着远处正在排队的队伍,疑惑道:“不过我看,现在已经报名的人数,已经远远不止一万五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