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城外围。
51 师 153 旅旅长李天霞于阵地前沿的观察所内,缓缓放下手中的望远镜。
他的面色凝重的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身旁的 306 团团长邱维达,沉声道:“对面的探空气球已经升起来了,鬼子应该马上就要进攻了。
你们团的任务,是务必坚守阵地至少三个小时,能做到吗?”
邱维达闻言,胸脯瞬间挺得笔直,嘴角扬起一抹志在必得的微笑:“旅座,要是放在以前,我确实不敢打包票。
但今时不同往日,咱还怕么子!
别说是区区三个小时,就是再多守上两个小时,也不是不可能!”
他之所以如此的有底气,是因为完备的防御工事和新换装的日械装备。
此前,薛岳与秦中华达成一笔交易,用150 名卡车司机为筹码,换来了近乎一个旅团规模的重武器,
24 门75 毫米野战榴弹炮、48 挺九二式重机枪、144 挺歪把子轻机枪, 152 具掷弹筒 。
薛岳把换来的装备全部分配给了 74 军的 51 师与 58 师。
再加上 74 军在围歼鬼子第十四师团时所缴获的武器,
此时单是306 团,在装备火力方面,已经不逊色于鬼子两个大队了。
“呦呵,口气倒是不小啊!这手里有家伙,就是不一样, 财大气粗说的就是你这样了的。” 李天霞微微挑眉,语气中既有几分调侃,又带着一丝认可。
不过,转瞬之间,他的神色再度变得严肃起来,叮嘱道,“别太过自满,鬼子的火炮与飞机,威胁还是很大,咱们的派兵火力还是太弱了。”
邱维达神色一凛,敬礼道:“旅座,请您放心!我保证,人在阵地在!”
另一边。
听说秦中华准备先发制人,对鬼子炮击,薛岳和74军军长俞济时也来到了城头。
“秦师长,我代表74军兄弟们谢谢你的慷慨支援。
有了你提供的武器装备,我们74军这一仗就更有底气了。”
俞济时对秦中华抱拳说道,武器虽然是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