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深市,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又艰难。他们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每天为了省钱,吃得简单至极,生活清苦得让人难以想象。即便如此,杜海亮和团队成员们也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让那块彩色显示屏成为现实。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他们迎来了一丝曙光。可惜,命运似乎又一次开了玩笑。就在他们即将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时刻,那位初期给予他们300多万投资的老板,因为看不到短期内的回报,一气之下撤资了。这对杜海亮团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令人欣慰的是,撤资仅仅两个月后,他们真的成功了,研发出了那块梦寐以求的彩色显示屏。
然而,当他们满怀希望地四处寻找买家时,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那些资本家,一个个精明算计,只愿意出微不足道的价钱收购这项技术。杜海亮深知,这项技术的价值远超那些资本家所能想象的,它足以颠覆整个显示技术行业。但无奈的是,面对资本的冷漠,他们只能咬牙坚持,甚至一度考虑过将技术卖给外国人,只为能让这项技术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
就在团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成员们开始动摇,考虑是否该放弃梦想,各自谋生之时,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来者正是多年未见的杜泽。杜泽的出现,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室内的沉闷与绝望。
杜海亮打开门,眼前的杜泽与记忆中的模样已大相径庭,穿着打扮光鲜亮丽,与屋内这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科研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杜海亮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对自己现状的羞愧。
杜泽见状,关切地询问起杜海亮的情况。杜海亮深吸一口气,将自己和团队这些年来的经历,以及那块承载着无数汗水与梦想的彩色显示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杜泽。当杜泽听到彩色显示屏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迫不及待地要求亲眼看看这项技术的成果。
杜海亮虽然惊讶于杜泽的反应,但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从凌乱的工作台上拿起那块珍贵的显示屏,递给了杜泽。
杜泽小心翼翼地接过杜海亮手中递过来的那块显示屏,它小巧玲珑,大约只有半个手掌大小,看上去精致而高端。尽管他对技术一窍不通,但直觉告诉他,这东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