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一支特殊的工程队出现在了应天府郊外。
开工之前,周然照例是先进行一番动工仪式。
而在此之前经过培训的施工工人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满脸热切的等待着修建出大明的第一条水泥路。
这条道路可以说是大明迈向更新一步的启程,意义非凡。
参与这场动工仪式的有太子朱高炽,太子少师姚广孝,锦衣卫指挥使纪刚,以及皇孙朱瞻基。
除此之外,应天府的大小官员们基本上能来的也都来了,除了朱棣没来。
周然站在台上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条道路对我们大明来说意味深远,是我们迈向新时代的道路……”
“不仅如此,这条道路还承载着未来迁都工程的重要转移工作,是我们大明今后新篇章的书写序章……”
“我宣布,两京路工程,正式开工!”
周然话音刚落旁边的两串大红炮仗噼里啪啦的便响了起来,周围围观的百姓们聚集成两排观看着这场动工仪式。
台下坐着的朱高炽看着现场这幅场面,嘴角也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
“真不错,周然这小子的演讲能力是越来越强了!”
坐在他一旁的朱瞻基也是咧嘴笑了起来。
“爹,据说这条路修好了之后,两天时间就可以直达北平,咱们又可以回老家了。”
一说起回老家,朱高炽就忍不住的怀念起当时的场景。
靖难结束后,他就从北平返回了应天。
至此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一次。
那个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宅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冷不丁的离开之后他们经常会想起。
而周然修建的这条路可以让他们最快两天时间就能返回,比之前动辄就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快了不知多少倍。
更重要的是根据周然刚刚发言所说这条道路笔直平坦,更关键的是经久耐用。
这样一条道路,虽然耗费大量人工,却可以坚持百年不坏。
要知道应天府的官道每年修修补补从未停止过,能坚持个年,就已经算是人们爱惜了。
而这条路,周然扬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