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段县令真是好,有这样的县太爷,我们真是烧了高香。”赵巧珍没想到铁匠铺好好的。
春花姐的铺子也被修好,甚至牌匾都挂上去。
县太爷不是只对他们好,是整条街所有铺子都修好了。
“娘,我们还有家。”
“真是太好了!我下次见到县太爷,一定给他重重地磕头。”张彩霞路上一直都在想。
他们回县城后,住在哪里,她不想回石塘村,不想看见三哥,也不想听别人嘴里说爹娘的事情。
而且那些人还会暗戳戳地说娘坏话,死不承认,脸皮特别厚的那种。
“春花姐,有正河跟大妮,那我就不操心你。”
“我们也得回去好好洗一洗,休息下。”赵巧珍看着儿子的脸,脑子里已经想出十几个菜谱,她要给孩子好好补一补。
“嗯,你们快去吧,明天也不用过来,咱们铺子年前不开了。”
“好好过个年,年后再说。”张春花让他们不要操心。
她觉得自己都好了,秋神医给的补血汤药,效果真心不错。
“姐,那我就听你的。”赵巧珍也没有坚持,现在挣钱都是最小的事情。
“张娘子,你们回来了!”
“听说你们去府城救灾了,真是了不起。县衙那边有一些桌椅床等生活品,每家每户都可以去领。”隔壁店铺的老板娘很是热情。
她嗓门很大,这样一喊,很多人都过来。
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府城的情况,说实话,大家都是受过灾的老百姓,对同胞很是关心。
“对不住大家伙,我娘身体不好。”
“过几天再说,感谢大家关心,也请大家放心,那边有国公爷,一切都很好。”周正河站出来,让媳妇儿跟妹妹,先将娘送到屋子里。
他去县衙领物资,被褥什么的,再去买一些。
他们从家里走时,一些碎银子缝在棉袄里,现在还在。
一文钱都没花,现在拿出来给娘妹妹们买东西,他很乐意。
段县令想得非常周到,召集了一些工匠们,修房子,修家具。
有些百姓家具损坏得太厉害,就用那些木头,再加上新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