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女穿男后,靠读书为家族改换门楣 > 第218章 会试进场(2/4)
现在是允许,谁知道政策什么时候就变了?所以蒋家没人想着经商。

    还是谨慎没大错,他们家就算不是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那也绝对不是“商人阶级”、“大资本家”阶级!

    咳咳,扯远了。

    接着说会试。

    相信经常看科举文话本子的朋友们都知道,会试第一名是会元、第二名称亚元。

    那么第三名呢?

    很少有人提到第三,其实第三名就是叫“三元”的,不是三元牛奶那个三元!

    但是此“三元”和“连中三元”的三元有时会被混淆,所以渐渐地,很多人就只提会元、亚元,渐渐忽视了第三名的“三元”。

    第三名之后通过会试的都称为贡士,有资格参加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题的殿试。

    会试的录取比例同样很低,全国的举人需要在这九天争夺为数不多的贡生坑位。

    会试是每三年才举办一次全国性质的考试,每次能出三百个贡生,平均到一年就一百。

    虽然乡试也是三年一届,可是乡试是以省府为单位的,大周有大大小小十几个省府。

    这十几个省府每三年都会新增几千举人,三年又三年,积攒下来,大周举人数量已经过万。

    抛去那些年纪太大的,无心继续科考的,还有觉得自己学问火候不到的没来京城。

    能来京城参加会试的,没有一万,也有九千了,这都一届届乡试的积攒下来的。

    这些人里面有些也不是头一回进京了,这一点,看他们轻车熟路的找到了三年前租住的小院就知道。

    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二进宫”甚至“三进宫”了,这也很正常。

    要不怎么会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之说呢?

    意思就是说,你五十岁考上进士都是很不容易的,是“少进士”。

    像蒋地主这样,年近花甲的老者也不是没有。

    考了一辈子,学了一辈子,没有登顶最高峰,总是有遗憾的吧。

    只不过在举人的数量只增不减的情况下,会试的竞争也只会越发激烈。

    从二月进入三月,蒋家的气氛也从紧张逐渐变得轻松。

    这是蒋小七有意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