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加灵活的多元转换。&34;
在众人的集体智慧下,一个名为&34;万象融汇&34;的新系统逐渐成形。这个系统不再仅仅是一个网络,而是一个多维度的交织场域,能够自适应地调整自身结构,以容纳不同存在形态的需求。
随着系统的建设推进,苏钧也没有忘记变幻者提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诸天万界与界外即将到来的大融合。这不仅仅是表面的信息交流或能量共享,而是一种更加本质的存在形态转变。
&34;我们需要帮助各个位面做好准备。&34;苏钧对同伴们说,&34;不是所有位面都能够直接接受这种根本性的变革。我们需要创造一种渐进的适应机制,让每个位面都能以自己的节奏参与这个过程。&34;
就在五人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讯息传来。来自边界界域的报告显示,那里新构建的三元结构不仅保持稳定,还开始产生一种奇特的&34;扩散效应&34;——周围的能量场也开始自发地向着类似的结构转变。
&34;这是个好消息!&34;星月长老惊喜地说,&34;这意味着融合过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自然和和谐。&34;
&34;但我们仍需谨慎。&34;苏钧提醒道,&34;自发的变化虽然自然,但速度和方向可能难以控制。我们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这个过程,确保它不会过快或走向极端。&34;
在五人的指导下,&34;创造之网&34;开始部署更多的感知节点,特别是在边界区域和那些最早接触界外能量的位面。这些节点不仅收集数据,还能提供必要的调节和支持,帮助相关位面平稳适应正在发生的变化。
与此同时,苏钧也没有忘记他们与变幻者的约定——筹备&34;融合议会&34;的首次会面。这个前所未有的跨维度会议将汇集诸天万界、光之域、暗影区和混沌源域的代表,共同讨论融合的路径和方式。
&34;会议地点是个难题。&34;星灵长老指出,&34;没有任何一个已知的位面或区域能够同时适应所有参与者的存在形态。&34;
&34;也许我们不需要一个固定的地点。&34;苏钧思索道,&34;如果&39;万象融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