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引导它。&34;苏钧对当地生命解释道,&34;就像溪流遇到岩石,不是阻止水流,而是改变它的方向,使之成为一种力量而非破坏。&34;
在苏钧的引导下,边界界域的生命开始调整自己的接纳方式。他们不再试图建立固定的屏障,而是创造了一种类似于&34;能量转化网络&34;的结构,能够将涌入的界外之力转化为位面可以利用的形式。
这种方法收效显着。那些狂暴的能量漩涡逐渐稳定下来,转变为更加温和有序的能量流。更令人惊叹的是,位面本身开始展现出新的特性——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边界区域,而是成为了一个连接内外的桥梁。
&34;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34;当局势稳定后,苏钧向同伴们解释,&34;我们发现了与界外和谐共处的方式,不是封闭或抵抗,而是开放与转化。&34;
&34;但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位面?&34;星月长老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34;边界界域的生命已经有了与界外之力接触的经验,而内层位面可能完全没有准备。&34;
&34;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39;创造之网&39;。&34;苏钧回答,&34;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逐步将这种经验和方法传递给其他位面,让它们在未来面对类似情况时能够更好地应对。&34;
边界界域的危机虽然暂时得到了解决,但苏钧和同伴们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界外之力的出现,预示着诸天万界将面临一个更加广阔和复杂的未来。
&34;我们需要重新思考&39;道&39;的本质和范围。&34;在返回创造之网核心区域的途中,星灵长老沉思道,&34;也许&39;道&39;本身并不仅限于我们所知的诸天万界,而是涵盖了更加广阔的存在。&34;
&34;这很有可能。&34;苏钧认同道,&34;就像我们之前发现太初状态是创造本源的源头一样,也许在更高的层次上,还有我们尚未理解的存在形态。&34;
回到核心区域后,众人立即着手两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通过&34;创造之网&34;逐步向内层位面传递关于界外之力的信息和应对方法;另一方面,深入研究网络意识与界外之力的互动,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