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跳跳猛地向前一扑,两只前爪朝着那只灰色小鸟抓去。
可惜它根本够不着,小鸟在它刚有动作时,便“嗖”地一下飞了起来。
紧接着,跳跳直立起身体,奋力想要抓住小鸟。
然而,这猛地一蹿,却让它失去平衡,从院墙上摔落,正巧掉在紧挨着院墙堆放的柴垛上。
或许是因为没能抓住小鸟而感到懊恼,跳跳趴在柴垛的积雪上,一动不动。
突然,它叼起一根木柴,疯狂地甩动起来,那龇牙咧嘴的模样,逗得宋阳和彭世文忍不住笑出声。
“确实,这样的环境对它而言,说不定是好事!”彭世文颇有感慨地说道,“没有过多外界干扰,更多地展现出天性,这很好!”
虽说有些生存技能需要母兽传授,但许多源自天性的本能,早已深深烙印在基因之中,总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宋阳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言语。
“这地方真不错,对面有大片的木竹和毛竹林,能提供充足的食物。周边有溪流,还有广袤的山林,足够它活动。”
“而且村子附近没有什么凶猛致命的野兽,只有一些小型兽类,正好方便它逐步适应,真是个好地方啊!”彭世文对周边环境十分满意。
实际上,宋阳所说并非毫无根据。在深山里的村落,后来大熊猫数量增多后,时常会有大熊猫跑到村子里找吃的。
它们会凑到门缝张望,趴在窗口窥探,有的甚至对看家狗视而不见。
村民们也会拿出自家的粮食、南瓜等喂它们。
彼此熟悉后,每年冬天大熊猫都会来。吃饱喝足后,它们会钻进羊圈、猪圈,或者在闲置的房间里待上几天,躲避风雪,这都是常有的事。
山民在山里遇到受伤或生病的大熊猫,也会带回家救治,等它们康复后,又不辞辛劳地送回深山,这种人与大熊猫和谐相处的场景屡见不鲜。
在宋阳看来,这种互不伤害的相处方式,就是人与大熊猫最为适宜的状态。
此时已至傍晚。宋阳喊上宋建国,又招呼彭世文,一同去挤羊奶。
彭世文看着宋阳熟练地将牛奶粉、蜂蜜兑入羊奶中,调好温度后,装入奶瓶,然后走到门外喊了一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