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的“导师”毫不为过,即使秦主任,对他的教导也没有欧书记这么多、这么细致。
可以说,欧书记就是谢凌风踏入体制之后,如兄、如父般的存在。
“凌风,我们都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以后你也会遇到经常调动的情况,不管到哪里工作,均要有‘得之坦然,失之泰然’的心态。只要好好做事,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是看在眼中的。”
此时此刻欧书记仍然不忘对自己欣赏的这位年轻干部的谆谆教导。
从欧书记这里出来,谢凌风又来到李部长办公室,向领导表达祝贺之意。
最后,谢凌风才来到陈书记这边。
照例与龚秘书打过招呼。龚秘书现在也担任了县委办秘书科的科长,想来即使陈书记在未来的某一天调离,也不会亏待他的。
“凌风,你是为欧书记和李部长的事情专程进城的?”陈书记看到谢凌风进来,就猜到了他的目的。
“我听说欧书记调到明黄,就过来问一问,顺便向欧书记和李部长表示祝贺。”谢凌风老老实实回答。
“对于欧书记调离我也有点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
陈书记停下手上的动作,看着面前的年轻人,
“我之前就说过,下半年我们县里估计有变动,只是没想到李县长没动,倒是欧书记先调离了。
你是担心我吧?没事,今年我应该不会动,你在武义好好干,基础打扎实点,到时候即使我离开了平城,也没人好轻易动你。”
“书记,我”谢凌风欲言又止。
“我们这些人,既然进入了体制,要想前进,那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均是常态。除非混日子,才会一直不挪窝。
凌风,不但是我,你也要随时有听候组织调动的准备。”
也许是欧书记的调离让陈书记偶有触动,此时他的话也有教导之意。
随后谢凌风提了提自己对武义镇人事调整的建议,陈书记表示可以考虑。
晚上,欧书记邀请陈书记、李部长、董书记、秦主任、黄书记等几位相处友好的同事小聚,也算是他离开前的饯行酒,谢凌风也参加了。
酒桌上,大家觥筹交错,为即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