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那些或艰辛或荣耀的岁月,一桩桩、一件件,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就在我沉浸在回忆之中时,随侍太监急匆匆地走进来,神色十分恭敬,连声音都透着几分紧张:“陛下,学宫祭酒黄源带着三位学士进宫求见,说是有十万火急的要事向您禀报。”
我微微皱了皱眉头,心里暗自琢磨:这黄源,平日里就爱摆弄些学问,咬文嚼字的,今天这么火急火燎地求见,到底是出了什么大事?
我沉思片刻,对随侍太监吩咐道:“去,速把刘文海和李达文给我叫来,然后一并带来见我。”
随侍太监领命后,转身快步离去。我整了整衣衫,转身迈向御书房,准备去会会这些满腹经纶、不知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的学士们。
在御书房内,我正襟危坐,静静地等待着众人的到来。不多时,便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还夹杂着低声的交谈。
我深吸一口气,端正了坐姿,调整好表情,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毕竟身为一国之君,这必要的姿态可不能丢。
众人鱼贯而入,先是恭恭敬敬、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我抬眼扫去,只见刘文海一脸疑惑,那眉毛都快拧成个麻花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那眼神仿佛在说:“陛下,这唱的是哪出啊?事先也没个风声。”我无奈地朝他眨了眨眼,回给他一个“我也一头雾水”的表情。
我清了清嗓子,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看向黄源,尽量让语气显得温和亲切些:“黄祭酒,你说有要事禀告,到底所为何事啊?”虽说我心里着实不太乐意应付这些所谓的“要事”,但为君之道,谦逊待人还是得时刻谨记。
黄源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急切,他微微挺直了腰杆,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大理国向来四季如春,可今日却突降大雪,此乃罕见之天象。不知陛下能否感悟上天此番降下的旨意呢?”
我心中猛地一紧,好家伙,这黄源,胆子是越来越肥了,居然敢反问我?我强压下内心的不悦,脸上依旧保持着谦逊的笑容,说道:“寡人年岁渐长,反应大不如前,脑子也时常犯糊涂。还真琢磨不透这下雪到底是上天想传达什么深意。众爱卿皆是饱读诗书、才高八斗之士,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