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光从上官文杰身上移到杨景林身上,只见杨景林低着头,一声不吭。但我能感觉到,他低垂的眼眸下,眼神闪烁不定,肯定在心里打着什么算盘,不知道又在谋划些什么。
等上官文杰退下后,御书房里就只剩下我和杨景林。我看着他,神色平静,语气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问道:“灵汐还好吗?”杨景林听到这话,先是一愣,显然没料到我会突然问这个。不过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很快就回过神来,立马恭敬地回答:“占姜王一切安好。占姜在占姜王的治理下,民生已经慢慢恢复了,占姜郡的百姓都对陛下您和占姜王感恩戴德。”
我微微点头,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装作漫不经心地说:“说吧,到底有啥事要当面奏报?”我的语气听起来平和,可那股与生俱来的威严,还是让整个御书房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杨景林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额头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他声音发颤地说:“陛下,御史弹劾臣的那些事,都是臣还没入仕之前发生的,而且早就没了实证。”
我嘴角微微上扬,冷笑一声:“早就没实证了,你还怕什么?有杨家给你兜底,难不成你还担心杨家不尽心?”杨景林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他太明白我这话里的意思了。杨家虽说势力大,但在我面前,终究只是臣子。要是真惹恼了我,杨家也未必能保得住他。这么一想,他的声音愈发颤抖:“陛下,有件事,杨家就算本事再大,也抹不掉痕迹。”
我一听,好奇心瞬间被勾了起来。杨家都没办法的事,那肯定是大事!而且杨景林现在说出来,他把杨家当成什么了?我不动声色地看着他:“哦?你说来听听。”杨景林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臣之前在俞家财麾下做暗子,这事陛下您应该知道。但有件事陛下您可能不清楚,昶王不管有没有俞家财帮忙,都会培植自己的势力。早在陛下您刚立国的时候,昶王就开始豢养门客,为争夺储君之位做准备了。据臣所知,已经有一些官员投靠昶王了。”说完,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像是终于卸下了心里那块沉重的大石头。
听到这话,我心里猛地一震。万万没想到,杨景林竟然说出这样的事。昶王,我的二儿子,居然在背地里培植势力,图谋储君之位!那些投靠他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