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病,但绝不敢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如今被御史弹劾参与俞家财叛乱,又被太子派人抓捕,实在是冤枉啊!望陛下能明察,还杨家一个公道!”说着,他的手在地上微微颤抖。
听到“俞家财叛乱”几个字,我心里一紧,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
我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缓缓说道:“太师,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事儿我已经知晓,也让高敬之去详查了。你也清楚,这朝堂之上,凡事都得讲究个证据。若是景林真的清白,我自然不会让他蒙冤。”
杨易文微微皱了皱眉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悦,急切说道:“陛下,太子此举实在是过于草率。他未经详细调查,就派人抓人,这让杨家的颜面何存?杨家两代为朝廷效力,忠心可鉴,如今却遭受这般质疑,老臣实在是难以接受。”
我看着他,心中暗忖,这杨易文果然是为了杨家的面子和利益而来。我笑着安抚道:“太师莫急,太子也是想着尽快查明真相,还杨家一个清白。你放心,在真相未明之前,我不会让任何人随意处置景林。”
杨易文听我这么说,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坚持道:“陛下,老臣恳请您能亲自过问此事,早日还景林清白,也让杨家能安心为朝廷效力。”
我深深看了他一眼,认真说道:“太师,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放心,过去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当下朝堂安稳,我绝不翻旧账。”
杨易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再次跪地,声音有些哽咽:“陛下圣明!老臣替杨家上下,谢过陛下隆恩!”
我点了点头,说道:“太师放心,此事我定会关注。你且回去静候消息,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杨易文又行了一礼,说道:“那老臣就谢过陛下了,先行告退。”
看着杨易文离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这杨家和太子之间的矛盾,看来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而这所谓的“俞家财叛乱”,背后不知还藏着多少秘密。
杨易文对此事的反应太过强烈,这也不得不让我越来越重视此事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果联系的,那杨景林的这事,因在哪里?果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