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对太子戴寿宁的处理方式不满,又碍于太子身份,不好直接反驳,所以才有杨景宇来我这儿递奏折这一出。
我看着杨景宇,脸上露出安抚的笑容,语气笃定地说:“你回去告诉老太师,这事儿我知道了。不会让人随便给你们杨家扣屎盆子的。”
杨景宇听我这么说,脸上的神情缓和了些,眼里闪过一丝感激,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多谢陛下,那臣告退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杨家在朝堂势力虽说不大,但一直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杨家在我立国初期,算是第一批投效我的大理豪门。太子这么贸然行事,难免引发杨家不满。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朝堂肯定要掀起一场风波。而在这档口,太子这么做是不是还有什么用意呢?我正想着,便召来了高敬之。
没一会儿,高敬之匆匆赶来,进门就行礼:“陛下,不知召臣所为何事?”
我表情严肃地看着他,问道:“敬之,杨景林的事儿你知道多少?”
高敬之微微一愣,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片刻后缓缓说道:“陛下,据臣所知,杨景林在占姜城一直本本分分,并无不法行为。不过御史弹劾,想来不会空穴来风,臣一定详查。”
我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试图从他表情里找出破绽,可他眼神坚定,没有丝毫慌乱。我点了点头,说:“嗯,你务必仔细调查。杨家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这事儿关系重大,不能有半点马虎。要是杨景林真的清白,一定要还他公道;要是他真有不法行为,也绝不能姑息。”
高敬之认真点头,说:“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一查到底。”
“去吧,此事越快查明越好。”我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高敬之走后,我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的世界被闷热的空气扭曲着,树木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枝叶,连鸟儿都没了往日的活泼。这闷热的天气就像此刻朝堂的局势,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这朝堂之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平静。看似简单的弹劾案,背后却牵扯各方利益。
太子的做法,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另有目的?杨家又会如何应对?这一切像一团迷雾,笼罩在我心头。我深吸一口气,暗暗发誓,不管背后有多少阴谋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