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我心里也明白,他这话明显说的就是俞家。俞家作为外戚,在大理的势力确实庞大,把控了财政、海运,就连票号也是他们的产业,在一些人眼里,俞家的势力已经大到让人担忧的地步。
俞家兵站在我旁边,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恐地看向我,眼里满是担忧和恐惧,生怕我一怒之下对俞家下手。我转头看着他,微微一笑,轻松地说道:“我要是想对俞家下手,俞家财那次就已经斩草除根了。”我这一笑,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心里也在暗暗思量。
俞家的势力确实需要关注,但也不能轻易动手,毕竟他们在大理的发展也为国家做出过一些贡献,而且贸然行动可能会引起朝堂的动荡。最重要的的是,我相信俞法晨不会忤逆我。
我一边听着洪志远的论述,一边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只见大理的官员们有的气得满脸通红,有的则是无奈地摇头;南宋的学子们则是一脸得意,仿佛在为他们同乡的大胆言论而自豪。
而我,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的笑容,心里却在思考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如何平衡各方势力,让大理能够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这位叫做洪志远的学子看到问题,也的确存在他所说的那些事情,只是何止我大理,南宋的命脉不也被几个大士族抓在手里吗?
这场所谓的论道,就因为那个洪志远抛出的敏感观点,草草结束了。那些南宋学子一个个鼻孔都快朝天了,得意洋洋地走出学宫,那模样,好像干了一件拯救天下的大事儿,看着就让人觉得好笑又好气。
学宫祭酒吴云站在那儿,一脸沮丧,跟霜打的茄子似的。等所有人都走光了,他才注意到我还站在原地,便带着几分疲惫地说道:“今日不会有论战了,这位先生你回吧。”那语气,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俞家兵见此,赶忙掏出金牌,扯着嗓子喊道:“陛下驾到,还不跪下。”这一嗓子,跟炸雷似的,把吴云惊得一哆嗦。
吴云先是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金牌,又把目光移到我身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确认无误后,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身后一众学宫官员也跟着齐刷刷地跪地,那场面,还挺壮观。
吴云声音都有点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