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治国亦需如此,关心百姓疾苦,倾听民众声音,用心制定政策。就拿我大理国的民生来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需求,在发展农业时,应根据各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用心规划,才能真正让百姓受益。”他的论述有一定深度,我微微挑眉,对他多了几分关注。
阳江泉紧接着站起来,他的声音洪亮,充满激情:“陛下,学生觉得,治大国若烹小鲜,还需懂得创新。烹饪小鱼,若总是按部就班,难免口味单一。国家治理也一样,不能因循守旧。如今时代变迁,我大理国应积极学习他国之长,在教育、军事等方面大胆创新,才能在列国中脱颖而出。比如在教育上,可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材。”他的观点让我眼前一亮,心中暗自点头。
洪匠最后发言,他神色淡定,语气沉稳:“学生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于协调各方。烹饪时,各种调料需相互配合,才能调出美味。国家治理中,各个部门、各个阶层也需相互协作。就像我大理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协调,不能顾此失彼。只有各方协同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他的论述面面俱到,展现出了一定的大局观。
我听着这三个名字,努力在脑海中搜索对他们论述的印象,可这场考核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温不火,没有特别的亮点,虽有个别观点可圈可点,但整体上还是差了些火候。
我微微皱眉,心中有些失望,本期望能听到一些石破天惊的见解,看来还得再等等,期待未来这些学子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
唯一让我满意的就是这一批学子中寒门学子的人数多了很多,虽说他们表现都不亮眼,但下放去各州郡出任吏员问题也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