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上山到上朝 > 第三百三十六章(3/4)
同意了。虽然心中对这美景还有些留恋,但还是跟着刘文海离开了御花园,向着学宫走去,心中又开始盘算着学宫考核的事情 。

    我与刘文海并肩前往学宫,一路上阳光正好,微风拂面,倒也惬意。可一踏入学宫,那浓厚的学术氛围便扑面而来,瞬间让我收起了轻松的心情。

    学宫内,今年的考核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众人见我到来,在学宫祭酒黄源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地躬身行礼,那场面,庄重而肃穆。我微微颔首,示意大家免礼,然后稳步走上主位坐下,抬手示意考核继续。

    今日考核的策论主题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主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治国理政哲学,我满怀期待地想听听这些年轻学子们的见解。

    第一位学子站起身来,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自信。他朗声道:“陛下,诸位大人。学生以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于一个‘稳’字。治国如同烹饪小鱼,需小心翼翼,不可操之过急。政策的推行应循序渐进,就像小火慢炖,慢慢入味,方能让国家稳步发展。如今我大理国,疆土不断扩大,更应稳扎稳打,在民生、经济、文化等方面均衡发展,不可顾此失彼。”他说得条理清晰,可我听着,总觉得少了些新意,不过还是微微点头,以示鼓励。

    接着,第二位学子发言。他稍显紧张,声音微微发颤,但言语间满是热忱:“学生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关键在于把握火候。火候太过,鱼则焦糊;火候不足,鱼则生涩。国家治理亦是如此,法律的严苛与宽松,政策的力度与节奏,都需精准把握。比如在税收方面,过重则民不堪负,过轻则国库空虚,需根据国情,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他的观点中规中矩,倒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在学子们论述的过程中,祭酒黄源今日显得特别的沉稳,他微微前倾着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发言的学子,时不时地见缝插针给我介绍这些学子的出身。从他的介绍里我能知道,黄源对黄科达、阳江泉、洪匠三位学子青睐有加。

    终于轮到黄科达发言,他不紧不慢地站起身,先是向我和在场众人行了一礼,然后缓缓说道:“陛下,学生以为,治大国若烹小鲜,除了稳和把握火候,更重要的是用心。烹饪小鱼,需用心挑选食材,精心调味,细心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