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舒畅。
“法晨啊,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听听你的看法。”我放下茶杯,看着俞法晨,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俞法晨微微点头,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眼神专注地看着我,说道:“陛下请讲,臣定知无不言。”
我深吸一口气,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是关于张孝祥的事,我想知道你或者俞家对他的态度。”
俞法晨听了我的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默默拿起茶碗,又喝了一口茶。我知道,他这是在权衡利弊,心里琢磨着该怎么回答我的问题,说不定还在猜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呢。
过了好一会儿,俞法晨放下茶碗,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陛下,俞家自从把三妹嫁给您后,一直承蒙您的照顾和厚爱。哪怕三妹已经去世多年,陛下对我俞家依旧关爱有加,这份恩情,俞家上下没齿难忘。”
听到他这么说,我心里隐隐有种预感,他的态度可能和刘文海一样,不会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果然,接着他就开始说俞家会一直忠心耿耿地辅助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我这边。
我心里有些着急,刚想开口打断他,可他却像没看见似的,依旧滔滔不绝地说着,根本没打算让我插话。我无奈地靠在椅子上,耐心地听他讲完。
终于,俞法晨说到了张孝祥。他坐直身子,表情认真地说:“陛下,在臣看来,张孝祥确实有治国之才,如果他能留在大理为官,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甚至,为了留住他,臣愿意让出右丞相的位置。”他的语气诚恳,眼神坚定,看得出他对张孝祥的才华还是很认可的。
“但是,”俞法晨话锋一转,“如今张孝祥又和南宋联系上了,还拒绝了陛下的邀请。他的心思既然不在大理,那无论陛下做出什么决定,都是正确的。作为臣子,臣定会竭尽全力,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听完俞法晨的回答,我心里舒服了一些。虽然他还是没有直接给我一个杀或者不杀的建议,但至少表明了会支持我的决定,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
我看着俞法晨,微微点头,说道:“法晨,你的话我记下了。这件事确实让我很为难,杀了他,我不忍心,毕竟他是个人才;不杀他,又担心他回南宋会给我大理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