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臣。宋孝宗也扛不住门阀的压力,无奈下令流放臣。”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满是苦涩,那种被背叛和抛弃的痛苦溢于言表。
我心中一痛,为张孝祥的遭遇感到不平。他一心为国,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不公。但是这也是他太年轻了,以为赵家的皇帝都是可以依靠的,他没有想过我在南宋如日中天的时候,都不敢在门阀联合起来时搞事情,最多就是针对一个大家族快准狠的一击致命,然后再草草收工。
我刚想安慰他几句,他又接着说:“草民原本以为被流放就是最坏的结果了,没想到,这还不是尽头。”他的声音颤抖起来,“臣刚到成都府,就有人来报信,说那几个家族上奏宋孝宗,要求杀了张家满门,而宋孝宗……竟然答应了。”
听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的愤怒达到了顶点。这些门阀世家太狠毒了,竟然赶尽杀绝,而宋孝宗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如此懦弱,任由这些家族胡作非为。我看向张孝祥,他的脸上满是绝望和痛苦,那种深入骨髓的伤痛让我感同身受。
“当时,臣真的万念俱灰,一心求死。”张孝祥的眼眶红了,声音也有些哽咽,“就在臣准备一了百了的时候,保皇司的人出现了。”他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过去的痛苦回忆。
我默默听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张孝祥的遭遇,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南宋朝廷内部的腐朽和黑暗。那些门阀世家把持朝政,为所欲为,而我那皇帝徒弟宋孝宗却变的软弱无能,任由门阀摆布了。这样的朝廷,如何能抵御外敌,如何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我还真的很庆幸当初在大理奋力一搏的决定。
我看着张孝祥,认真地说:“孝祥,过去的都过去了。你如今在大理,我相信你能重新施展才华,为大理的百姓谋福祉。”
张孝祥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用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地说:“陛下,这些年在大理,臣感受到了陛下对臣的信任和重用,但是草民早已精力枯竭,已经不堪重用了。”
我从他的眼里看到了纠结、不忍。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不急。这几年没想明白就继续想,慢慢想,总会想明白的。”张孝祥用力地点点头,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