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护卫一个个都冲到了我的前面。我还没和敌军真正的交上手,就听到了高峰的声音“重甲步兵,火速护驾。”
然后,几十个重甲步兵就把我围了起来。高峰则带着其他的重甲冲杀了出去。
经过一夜的激战,蒲甘军队终于退去。看着战场上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及一片狼藉的营地,我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虽然我军伤亡不是很大,但火器营的物资损失严重,这对于接下来的战事,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蒲甘的军队便来到营地外叫阵。他们在营外大声叫骂,试图激怒我军,让我们仓促出战。
我站在营帐前,望着营外嚣张的敌军,心中冷静而坚定。我知道,此时绝不能冲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虽然我知道他们骂的很脏,但是我听不懂,就可以完全不用管它。
接下来的连续几天,蒲甘的军队每日都会主动前来挑衅。可奇怪的是,我军一旦出营迎战,他们只是敷衍地应付一下,便迅速撤兵。
而当我军主动出击时,他们的反抗才显得较为激烈。这种异常的情况,让我隐隐感觉到不安,我意识到,蒲甘的军队似乎是在故意拖住我军,不让我们抽身。
与此同时,传来消息,多罗刀那边的情况竟与我这边如出一辙。这让我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我不担心蒲甘的军队能吃掉我的军队,我担心的是我的对手可能已经不只是一个蒲甘国了,根据以往的经验,死对头吐蕃应该会出手了。
果然,没过多久,大理王都送来的急报,虽然被我猜到了,但是依旧让我震惊不已。
吐蕃竟然沉兵八万,已经抵达了山南城下。太子戴寿宁紧急命令林墨从四营中再抽调六万人前往山南支援,此刻,林墨的大军已在奔赴山南的路上。而大理王都城内已经没有可调之兵了,唯一能护卫都城的军队就是驻扎在旦当的驻军了。
局势愈发严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我急忙找来俞家兵和秦统、高峰,一同商议如何破局。就在我们陷入沉思,绞尽脑汁想办法时,山南将军谭新宇派人送来奏折。
我迫不及待地展开奏折,只见上面写道:建议林墨大军驻扎之地向南推进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