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有了一些火气。
礼部尚书李达文也忧心忡忡地补充:“如今边境局势尚不明朗,内部再出乱子,大理国怕是腹背受敌。”
李达文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他的话立马让众人讨论了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一时间,厅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一直沉默的高敬之突然站起身来,神色冷峻,语出惊人:“陛下,臣有一策,可转移矛盾。我们不妨发动一场战争。”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原本寂静的厅内瞬间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高敬之,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高敬之却神色自若,继续说道:“当下,蒲甘屡屡骚扰我国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我们正好以此为借口出兵。那些部族首领和特权阶层,平日里养尊处优,在部族中也能做到一呼百应。通过这场战争,让他们参与其中,既能消耗他们叛乱的能力,又能将国内因改土归流产生的矛盾转移出去。待他们在战争中死伤大半,即便再有不满,也无力影响大理国的稳定。”
厅内再度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众人沉默不语。我能感受到,每个人都在内心深处权衡着这一计策的利弊。
这一招,的确毒辣,以战争为手段,解决内部矛盾,看似简单有效,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战争一旦爆发,生灵涂炭,无数家庭将支离破碎。但是我作为一国之君,最不愿看到的还是战争变得不可控,一旦战事变的不可控那么我大理国要付出的可能更多。
高敬之的方略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豪赌。
我的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一方面,我深知高敬之的计策或许是当下解决危机的最快途径,若不及时化解内部矛盾,大理国必将陷入内乱,百姓同样会遭受苦难;另一方面,战争的不可控让我不敢轻易的做出决定。
犹豫再三,我缓缓开口:“此计虽能解燃眉之急,却太过残忍。战争一起,多少百姓将流离失所,朕于心不忍。”
高敬之微微躬身,说道:“陛下宅心仁厚,臣深知陛下爱民如子。但如今局势危急,若不采取果断措施,待内部矛盾爆发,其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这场战争只要把握好尺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