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以保证大营粮草的开销。
现在王爷不在,粮食也只能要到一半,除却世子的法子,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高参将认为没有,所以他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就按世子说的办,高某愿带人去草原做那劳什子商人!”
一旁的马参将斜了他一眼,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莽夫,能是精明的商人?还不如选他呢!
但不在兵册就没有粮饷,这份担忧让他迟疑了。
高参将已经开始畅想未来了:“北边要往贺兰山南边走,过了贺兰山就没有什么好地方,全是戈壁,到时候末将带着商队,将他们的情况摸个一清二楚,乐意做生意的咱们就是商队,不乐意做生意的,咱们就将他们扬了!”
于涛听得眉角直跳,站出来说道:“世子,此法不可冒险过激,若是将匈奴部族惹急,怕是会促进他们联合对付西宁。”
马参将也附和道:“末将附议,这其中应当有所侧重,分化草原中匈奴部族的力量。”
刘渊深以为然,书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他没有那个层次伐谋,那就用贸易去当敲门砖,将能够拉拢的先拉拢,谈不妥再打。
但这些都是后话,刘渊回道:“太过详细的方案之后再议,本世子提出的这两个办法,诸位可有异议?”
帐内众对视一眼,世子是王爷嫡长子,又为了他们的粮草奔波受累,如今又竭尽心力来解决问题,着实难得。
于涛余光看向众将,心下便知刘渊此举已得多数人支持,如今也只能先保证兵册上的五千兵马,自己还能指挥得动,想到此他拱手表态道:
“此计策能解我军之忧,又不损伤我军之实力,何乐而不为?但凭世子安排。”
众将皆俯首附议,刘渊心中稍安,开始着手安排事情,第一件便是重新录兵册。
既然要搞事情,去草原的兵丁战斗力就不能太弱,加上这支队伍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高参将是一个人选,可他性格暴烈,不适合施展外柔之策,须有人来主导,如此看来,马参将也不错。
开荒屯田需要有人统筹此事,于副将肯定是不太愿意的,部将里面再挑选一两个听话的来做事,其余不愿意干活的全给于涛留着练兵,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