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到底不放心张祖胤,从渔行回来后便去了张家。
可是,让陈凡意外的是,张家的大门紧闭,竟然没有人在家。
找邻居问了下,邻居说,这两天张家人早出晚归,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忙些什么。
“夫子,要不还是去赞化宫问一问吧。说不定那些道士们有办法?”
陈凡点了点头,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赞化宫此名,取自《中庸》:赞天地之化育。
但它实打实的却是一家道教宫观。
海陵的赞化宫不大,但却传承久远,在民间颇有影响。
陈凡记得,每年春节,就连母亲刘氏都会从溱潼走到赞化宫来上香。
刚进入赞化宫,一名小道童便拦在两人面前:“今日闭观,信士改日再来吧。”
姜老发道:“这位是咱们海陵的秀才公,姓陈。想见你家观主一面,还请小师傅通融。”
听说陈凡是秀才,那小道童又上下打量了一番陈凡,这才转身回去通禀。
不一会,三清殿后绕出一个中年道士,离得很远便长声笑道:“听说有秀才公到访,又听说是姓陈,奉道弟子杨元一久仰,久仰。”
来到这个世界后,陈凡因为继承了前主部分世界观,也对这个世界的道观有一定的了解。
记得在另一个时空中,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电视,有道士出现,那些道士都是清一色自称“贫道”。
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道教全真派的道士,一般才自称“贫道”。
但比如“正一派”,一般是自称“小道”或者“奉道弟子”。
也就是说,从眼前这人的自称,陈凡便知道,对方是一个正一派的道士。
“道长有礼了!”陈凡拱了拱手。
那道士出人意料的,对陈凡非常客气,抓着陈凡的手一边朝后面走,一边笑道:“陈案首,走,我们后面叙话。”
观后院中,双方坐定,又有小道奉茶,那道人杨元一笑道:“早就听说海陵出了位饱学鸿儒,杨某几次想要去拜访,但却因观内杂务脱不开身,没想到今日却总算见上一面了,陈案首这次来是上香还是……?”
面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