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了秀才堪比做官,甚至比做官还累。
东家长西家短,该照顾的情面都要去照顾;该维系的关系都要去维系。
从溱潼到县里,从县里至泰州,只要是相熟的人,陈凡都要一一拜访。
华夏自古就是这种人情社会,你有了喜事,若是关门待在家里不交际,别人就会觉得你对他有意见了,疏远了,考中了秀才拿乔了。
忙活了十来天,陈凡终于闲了下来。
见到郑应昌,两人自然是聊了一下金陵发生的事情,随后陈凡便小心翼翼问起了周士相的事情。
郑应昌也没当回事,只以为陈凡是在路上遇到了“贼户”,他笑着道:“开国都已经六十多年,周士相的事情都少有人提及了,东家肯定是在路上遇到贼户了吧?”
陈凡勉强笑了笑,口中唯唯。
郑应昌道:“说起这些贼户,唉,又是可怜又是可恨,可怜者是这些人不能科举,不能从商,也不能务农,只能聚在一起靠打渔为生,甚至衙门里连他们的户籍都没有。”
“说起可恨!”他突然看了看窗外,然后小声道,“你还不知道吧?我在友人处听说,上次泰兴虹桥被贼人劫掠,就是这帮贼户干的。”
陈凡张大了嘴,瞪着郑应昌,郑应昌挥了挥手:“不提这个了,我还有事,先出去一趟,无需给我留饭。”
这两天里,弘毅塾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回到了海陵开始读书。
陆慕贞也从泰州搬到了海陵,就在凤凰墩上租了一个小院,陈凡需要跑去给她上课。
郑应昌出门办事,海鲤也在金陵没有回来,陈凡安顿好了孩子们,便回到房中清点这段时间系统签到的收获。
其中大部分还是书本增益类的道具。
使用后增加陈凡对经文的熟悉和理解。
不过这系统似乎有点儿意思,可能知道陈凡已经成为了生员,对四书依然十分熟悉了,故而签到所得的物品比重,渐渐从四书类朝五经类靠拢。
这些是大部分的收获,最让陈凡感到意外的是,最近签到可能地方驳杂,有的时候在试院,有的时候在客栈酒楼,有的时候在行路之时,所以签到所得物品小部分也是奇奇怪怪。
比如《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