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75章 周良弼行礼(1/3)
    说到骈文,大家想到的多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或者是骆宾王的《奉天讨武曌檄》: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这种文章要么写景,要么写事。

    但对于问题的深入讨论,确实是骈文很难处理的一个短板。

    不过……

    陈凡却在另一世时看过一篇德国人写得文章。

    这篇文章是汉学家专门研究《老子》的,上面说道,《老子》这本书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句式……链式句。

    什么叫链式句?

    就是上面用对仗的联句提出问题,再用下面一联回答问题。

    “链式句?从没听过?”

    “是啊,我也没听说过!”

    “是不是唬人的?”

    ……

    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对这个新鲜的名字持有保留的态度。

    陈凡笑道:“所谓的链式句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其实还是藏在刚刚公孙鞅的故事中。”

    一句句铿锵有利的对仗排山倒海一样压了过来,那么秦国的保守派甘龙会不会进退失据呢?

    没有,反而,甘龙这个老顽固接下来的反驳也相当精彩。

    “他的反驳,也就是我今天所说的链式结构。”

    甘龙说的第一句话是:“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圣明的统治者都会因势利导,既不会移风易俗,也不会革新变法。

    第二组对仗是接着上面那句话说得:“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意思是说,因势利导才能事半功倍,谁都不费力,不会把社会搞得鸡犬不宁。

    连接起来两句话形成了甘龙的观点……因势利导才是人间正道,社会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东西,运行了这么久,惯性是很强大的,如果非要跟这个惯性跪着干,变法的人注定没有好果子吃。

    圣人不易民而教……问题。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结果。

    甘龙的两句话特别值得注意,他讲出来的两组对仗已经构成了基础的骈文结构。

    第一组对仗抛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