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74章 古文和骈文(1/4)
    可是这个技巧他能说嘛?

    不能,一是这个时代经义文章还没有人想过集中出版。

    那些搜集乡试、会试中式的文章集选也没有诞生。

    只有一些诗文传家的家族才有家中前辈帮忙收集的一些文章,但那个体量也很有限。

    而且,虽然周良弼问的是“术”,但教人家孩子投机取巧可不好听,这种事,能做不能说啊。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陈凡,这行现在没人干,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干?

    这年头什么钱好赚?

    孩童、妇人、学生啊。

    到时候自己从商城里挑选些时文集,然后一版、二版、精装版、作者亲签版……,翻着法子卖,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至于周良弼的问题,科举还有没有取巧的办法?

    陈凡还真就知道一个。

    那就是他刚刚所说的华丽辞藻型文章。

    想到这,他笑着对周良弼道:“大人,确有其法,似可学公孙鞅其人。”

    公孙鞅就是商鞅,周良弼、杨廷选和钱琦等人全都诧异地看着陈凡,不明白,问的问题明明是经义文章,怎么突然一杆子插到了法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鞅那里去了。

    “《通鉴》有载:显王十年,壬戌,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苛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话,左传、史记、通鉴皆有载,在场只要是混过科举的,都是听说过的。

    杨廷选首先皱眉不解道:“陈夫子,尔语此言,何意?”

    刚刚这段话是公孙鞅得到秦孝公的器重之后,准备开始变法,这让秦国的一些守旧派很不高兴。

    民意汹汹,该怎么办?

    公孙鞅对秦孝公说了三句话。

    每一句都是格言警句。

    第一句: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老百姓啥都不懂,凡是开创性的工作没必要考虑民意,事情办成了,我们有好处,他们也有好处,大家可以一起享受胜利果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