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众人看到考纸只有两张,顿时齐齐哀嚎出声。
两张考纸也就意味着没有考纸,人家考得就是你临机应变和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可不会给你思考打草稿的时间。
陈凡拿到考纸,先将题目誊录在上。
这里抄题,跟后世又有不同,题目的字体和大小,要跟文章中的一模一样,绝对不能想当然,觉得题目的字就应该大,陈凡刚刚穿越时就犯过这种错,最后被堂兄好一顿训斥。
将题目誊好,陈凡开始正式构思这篇文章怎么写。
一篇好的经义,首先要有个好的开头。
也就是八股文章中最重要的一点——破题。
破题之要,在于提纲挈领。
考官看到你的破题水平,就能知道你这篇文章大体的水平。
一场考试,几百几千张、最宽张的时候有几万张经义文章,考官不可能一一看过去的。
所以,破题最为关键。
陈凡的思维回到题目中。
曾子临死前,为什么要把弟子叫到身边,给他们看自己完好无损的手脚?
陈凡觉得,儒家以仁孝为先,所以何为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为孝。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几十年的时间里,想要保持身体没有伤口,没有破相,这其实真得很难。
曾子快要死了,他把弟子叫到身边,让弟子们看,我这一辈子总算没有毁伤父母给我的身体,我松了一口气。
而你们啊,还要继续努力啊。
小子们。
大概其,陈凡觉得这段话想要表达的就是这番意思。
他思索片刻,最终在纸上落笔写下破题:
大贤有意于门人,而呼之使自觉也。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曾子想要传授门人些东西,于是把门人叫到身边,给他们看自己手脚,却不明说,很多东西还是要这些门人自我觉醒的。
这个破题,陈凡写下后就不是很满意,觉得实在太过平平无奇。
并没有那种高屋建瓴的阐发。
不过陈凡并不在乎,这毕竟不是府试、院试,写得不好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