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哈维那死胖子就不会运作那么多部独立电影到奥斯卡拿奖了。没有利益的话,以哈维贪婪的程度,怎么可能给人花那么大的力气,他也不是慈善家。
近些年,好莱坞这些巨头坚持在大片和续集片的泥沼里日渐沉沦,其实也不能说沉沦,主要是大片和续集片更容易赚钱。当然,亏损也很容易。
可是资本不就是逐利的吗?一部独立电影,拿不到奖项的话,想要赚钱就会很难,独立电影人可能会很纯粹,可是像哈维这样的投资人却不会那么单纯。
和好莱坞的各大巨头制片公司比起来,将近6000名奥斯卡评委多少还有一些作为电影相关领域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为了免于让奥斯卡也随之腐烂下去,他们只能开始在很不健康的独立电影圈寻找宝贝。
这也就给了哈维这样的人极大的操作空间。
颁奖礼结束之后,有媒体就把科恩兄弟的四座小金人,当成是一次独立电影的革命,他们表示奥斯卡终于向在好莱坞边缘苦苦挣扎了太长时间的独立电影人们张开了怀抱。
并且,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不是因为独立电影人拍了一部商业片。
各大媒体甚至还发出了这样的拷问:未来,将是属于独立电影的时代?
杨简只能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等到商业片的演员凭借电影大火,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好莱坞还是巨头的好莱坞。
好莱坞巨星出演独立电影是吃惯了肉偶尔吃顿素,你要想让凭借一部商业大片就能获得数千万美元收益的巨星们沉下心去搞艺术,这很难。
起码没赚够之前会很难。
可能只有那些商业成功到不能再成功了,或者说和系列片绑定得太死产生反噬的巨星们想要转型了,他们会去尝试一下独立电影。
这届颁奖礼和上一届颁奖典礼相比还是闹出了不少笑话,去年除了把《无间道》标注成了小日子的电影让华夏人很恼火,其他还是很不错的。
而这一届的各种细节堪称粗糙,更表现在整体设计的仓促不堪和现场乐队与主持的配合脱节等等。
甚至还出现明星串错场的尴尬局面。卡梅隆·迪亚茨在念错“电影摄影技师”这个词之后还旁若无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