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上座率怎么样?”
他还是很关心上座率的,只要上座率不差,加上非常高的排片量,那么票房也不会差。
“反正我是没看到空座位有多少。”李宛灵说道。
“我特意看了一下,没多少空位置,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又问了一下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去看《那些年》的人很多,票房绝对不会差。”
《那些年》最大的对手是《霍元甲》,《霍元甲》这电影上映后的口碑也一般。
有一家纸媒是这评论的——影片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霍元甲好勇斗狠的擂台阶段,其次是在山村和月慈共度的休憩阶段,最后是以德服人的宗师阶段。按理说,重点应落在后两个阶段尤其是第三阶段上,不然起码也该是平均用力。导演却在第一阶段投入过多笔墨,造成影片头重脚轻。到了第三阶段,霍元甲知道为国家为民族争光了,明白“以武会友”了,本该大书特书,可导演却非常吝啬———主角匆忙地遇了害。一点格斗、一点复仇、一点江湖义气、一点田园牧歌,再加上一丁点儿失明的女人,放到坩埚里搅和搅和,就成了电影《霍元甲》。
当然也有好评,但是和《那些年》的口碑比起来,差距就有些过大了。
当然了,两部电影的类型不一样,其实是不太好拿来比较的,只不过杨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影响力都要比“功夫皇帝”的影响力大,只是因为题材的原因,他这部电影在欧美没什么市场,国内以及小日子、棒棒和东南亚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票仓。
一切,就看首日票房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