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家》,因为它打动人心,而《飞行家》在华丽外表下缺乏对人物的深入探索。在以往,奥斯卡会略微偏重兼顾商业和艺术的作品,而且考虑到马丁·斯科塞斯多次入围而无获,应该有一定的补偿心理。但这次《百万美元宝贝》的尖锐题材、演员纯朴的表演和诚实的感情更受评委青睐,更能感染他们。”
“安乐死在美国是极受争议的话题,所以伊斯特伍德导演拿奖就理所当然了,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的一些导演、媒体和影迷对于奥斯卡好像比欧洲三大更加看重,您觉得这种现象正常吗?我们国家需要奥斯卡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他不是怕得罪人,是因为他自己就是既得利益者,思考了好一会儿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我说需要吧,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体现,说不需要吧,我又刚刚拿到,那别人会问不需要你参加什么奥斯卡,把机会让给别人不好?哈哈”
“华夏电影需要奥斯卡奖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见仁见智,我从两方面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从我们华夏人这几十年的习惯来看,不,应该说这个世界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凡是得不着的东西就是需要的,从诺贝尔奖到奥斯卡奖,都差不多是这个道理,你看我们对金棕榈、金熊和金狮奖有这么迫切吗?没有,因为我们都拿到过,拿到的次数还不少,但是奥斯卡我们内地没人拿到过,李桉导演不算,人家是混好莱坞的。”
“抛开以上这些,我们单纯的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奥斯卡奖明显不是华夏电影当下最急需的东西,甚至连欧洲三大都不是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的电影市场都没理顺,就想着从别人手里分钱,明显是不现实的,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拍守住自己的份额。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加入wto以后,好莱坞电影大规模地在华夏上映,你的票房都被人家赚走了,这难道不是华夏电影人的悲哀?”
主持人和工作人员频频点头,认为杨简的这个观点很有道理。
杨简这么说也不是说华语电影只重市场而不重艺术性,最合理的就是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并存,商业占大部分。
“当然了,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办法和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