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朱雀坊的青石板路结着薄霜,崔晚萤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怀里的婴儿裹着补丁摞补丁的襁褓,小嘴正叼着她磨破的袖口。

    竹篱笆外传来王婶尖利的嗓音:“瞧那穷酸样儿,哪像贪了百万两的主儿?指不定把银子都藏姘头那儿了!“

    哄笑声中,半块冻硬的菜团砸在篱笆上,惊得墙根觅食的麻雀扑棱棱飞向灰扑扑的天空。

    婴儿突然发出微弱的啼哭声,崔晚萤轻轻的拍了拍他。

    里屋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王文的妹妹又打碎了碗。

    自去年冬天以来,这已是第十三个被摔碎的碗,每道裂痕都像极了她们支离破碎的生计。

    老妇人拄着拐杖挪出来,手里攥着块硬饼,饼上的麦麸簌簌掉落:“崔小姐,你先垫垫肚子,娃儿再这样下去,怕是要拉肚子“

    崔晚萤摇头避开,目光落在石桌上的陶碗里。那是今早从井里打的水。

    她忽然想起之前王文骑着高头大马归来,胸前紫金鱼袋在阳光下晃眼,说陛下要推行市舶新律,商贾需按章程纳税。

    那时他眼里燃着光,像极了新婚夜洞房花烛的烛火,而她站在槐花树下,觉得自己嫁给了整个天下最耀眼的少年。

    “阿姊,“王文的弟弟从柴房探出头,鬓角还沾着草屑,“后墙根的萝卜能收了,我去挖些来炖汤?“

    少年的棉袄袖口磨得发亮,却仍透着股读书人的清气。

    崔晚萤刚要开口,忽听街角传来铜锣声,巡街的武侯扯着嗓子喊:“诸色人等听着!妄议朝政者,笞五十!“

    酉时三刻,更夫的梆子声穿过街巷。

    王文的父亲将耳朵贴在榆木门上,听了足有一盏茶工夫,才敢卸下三道门闩。

    门缝里漏进的暮色中,张安的皂靴尖碾过落叶,靴沿磨得发白的纹路里嵌着细雪。

    他闪身而入,肩头官服洇着深色水痕。

    张安摘下斗笠,从怀里掏出油纸包,里面除了胡饼,竟还裹着半块糖糕,“这是尚食局新出的栗子糕,您给老夫人尝尝“

    老人接过油纸包的手突然颤抖。

    “伯伯,“张安的声音响起,“明日卯时,会有辆卖菜的牛车经过巷口,你们收拾些细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