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坐下,详谈后续的一系列规划。
两人就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王春花向李钰详细阐述了各项工作的具体安排以及其中需要特别留意的关键环节。
身后的书吏已经如走马灯般换了一批,这一批乃李钰的得力班底。因为李钰作为平洲的掌权人,必须要如鹰隼般敏锐地了解全局,把控好大方向。
虽然王春花能够提供精心设计的策划方案,但最终的决策和执行,还得依靠李钰来如舵手般主导。
所以有些地方的好处与坏处,还是要与李钰开诚布公地言明的,以防后面出现沟通不畅,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在讨论到后续各郡如何顺利推进养殖业、种植业以及新增加的工厂建设等项目时,王春花与李钰的对话,已经如老友般熟悉。
王春花不得不感慨,到底书信交流了那么久!
王春花直接言明,后续展需要修路,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提醒李钰可以向临边几家合作,因运输这块所要起到的作用,都一一细说了,并没有丝毫的隐瞒。
还告诉李钰,如果不懂可随时派人过来,自己会过去帮忙的。
毕竟他是第一次这样做,不要急,慢慢来,试错了,自己可以再改方案。因为人力有时候有限,计划赶不上变化的。
大家都是第一次,不要怕试错。
李钰听到此,双眼晶亮的着看着王春花,心里一暖。
这老太太真是为自己考虑至此,等于是把功绩与钱财送到了自己眼巴前,她还担心自己小,试错了气馁!
“好的!兄长已经把水泥的配方以及专业人员都派遣过来了!相信后面会一切顺利的。”李钰透过窗户打进来的光,看见对面的人被渡了一身的金光,嘴角疯狂上扬着。
王春花听闻这个消息时,一直高悬于心头的那块巨石终于缓缓落地。
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赞叹道:“官家仁德。百姓之幸”
王春花明白,如今有了官家作为坚强后盾,后续的各项工作必然能够势如破竹、顺风顺水地向前推进。
毕竟,眼前所有的物品皆需远销其他郡,甚至整个国家,唯有如此,才真正的是投入市场,从而激活平洲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