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肃江县暗查,人马不宜过多。”杜青道。
姜远点点头:“那让三喜随同即可,其他人在侯府待命。”
二人商议一番后,准备妥当,便让三喜去侯府牵出三匹马来。
姜远等人也不骑马,只牵了马往鹤留湾牌坊走去。
鹤留湾牌坊是进出庄子的大门,紧挨着鹤留湾市场,进进出的的人不少,既有干活的民夫,也有市场的商贩与进出市场买东西的村民百姓,日渐繁闹。
姜远与杜青、三喜牵着马到了牌坊底下,见得一个布衣老头挎着一个竹篮正在牌坊下卖竹笋。
鹤留湾市场内有专门供附近村民卖农货的露天摊位,知道规矩的村民都会自觉前往市场摆摊,而不在像以前那般,随便找个空地就摆摊卖东西。
三喜见得这卖竹笋的老头不守规矩,便上前劝道:“老人家,这里不让摆摊,您得上市场里边去,那儿有专门摆摊的地方。”
“什么?”那老头侧过头来,用耳朵对着三喜,大声道。
三喜一瞧这架式,暗道,敢情这老头是个耳背之人,便扯着嗓子大声道:“去市场里摆摊!”
“什么?您要买笋子?”老头拿起一根还带着泥土的新鲜竹笋,递向三喜。
“我不买竹笋!这里不让摆摊!”三喜很无奈,只得再次加大了声音。
老头面露喜色:“一文钱一根!”
三喜满头黑线,和这老头说话,如同鸡对鸭讲,难受至极。
姜远见三喜与那老头说不明白,便道:“三喜,别为难老人家了,他听不清你说的是啥。咱们还有要事,得紧快赶去肃江县,迟则生变。”
三喜闻言,叹了口气,翻身上了马,道:“这老头,耳聋了还出来卖东西,能卖得掉么?”
一旁的杜青也上得马去,看了一眼那老头,笑道:“三喜,你这话说得不对,可能这老头无后,他不出来卖,总不能饿死吧?”
三喜闻言,摸着后脑勺道:“杜爷,我觉得你这话怎么怪怪的?”
那卖竹笋的老头,依然举着竹笋,全然听不见眼前这几人在说什么,只是拿着竹笋一个劲的往前递来。
杜青哈哈笑道:“我说话一向如此!走!办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