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181章 出使人选(1/4)
    康武二十七年正月初九。

    忙碌了整整三天三夜,源头乡盐场与河泽乡盐场共产出精盐五百石。

    按照源头乡原盐吏钟武所言,源头乡每年的盐产量是一千二百石。

    这意味着,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产盐一百石。

    可眼下,仅仅三日的产量,单是源头乡盐场产盐就达到了二百五十石,几乎是原来单月产量的两倍还多。

    如此对比,盐场产量的漏报情况之严重,实在是骇人听闻。

    赵祈佑手里捏着账本,手指节都泛着白色,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同时又交织着愤怒。

    喜的是,提炼精盐之法虽然略显繁琐,但按照姜远制定的生产模式运作,白花花的盐不停的产出,这一仗算是稳了。

    不管燕安还是肃南各县的盐商怎么炒作,只要这五百石盐放出去,即刻便会稳住局面。

    且盐场还在不停歇的产盐,这就意味着,货源不会间断,单凭这两个盐场的产量,就能压死周边几十个县的盐号,更别说兴州还有一口井盐暂未启动。

    让赵祈佑怒的是,以往盐场漏报的产盐量居然如此之大,难怪盐场的盐吏知道他要来接收盐矿时,把过往的账目全烧了。

    如若不然,定然如姜远所说的那般,这账目若在,且一查到底,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等漏报产量一事,赵祈佑已写好奏章交与姜远,让姜远押送这第一批精盐回京时,奏于鸿帝。

    赵祈佑此时还不能离开肃宁县,此产盐重地还需他坐镇一些时日,不但要抓盐的生产,还得建设新厂房。

    “明渊兄,京城之事,一切拜托于你。”赵祈佑在盐队出发前,对姜远郑重的说道。

    “靖轩兄,无需过多担心。”

    没有过多的话,姜远应了句后,顶着两个大黑圈,拱了拱手,翻身上了马,让胖四下令盐队即刻出发。

    这几日下来,日夜守在盐场的姜远总共就睡了几个时辰,与制匠盐同吃同劳,可谓呕心沥血了。

    赵祈佑同样憔悴不堪,眼窝深陷,一个自小就不曾吃过苦的皇子,堂堂大周齐王,此时早已没了王爷的形象,衣袍之上全是灰尘污渍。

    姜远带着一百禁军护卫与数百民夫